山水環(huán)保:污水處理站常見問題及改進方案分享
污水處理站作為環(huán)境保護的重要設施,在運行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,這些問題不僅影響處理效果,還可能導致設備損壞和運營成本增加。本文將對污水處理站常見問題進行解析,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方案,以期為污水處理站的高效運行提供參考。
一、常見問題及解析
(一)預處理問題
格柵除泥機問題
問題表現:許多污水處理廠僅設計一道中粗格柵,柵條間隙為20mm~30mm,導致過多雜物進入后續(xù)構筑物,影響潛污泵運行,增加能耗。
原因分析:設計不合理,未充分考慮雜物攔截需求。
改進方案:將舊型的高鏈式格柵機更換為回轉式格柵除泥機,同時將柵距定為10mm。
曝氣系統(tǒng)耗能大
問題表現:傳統(tǒng)曝氣系統(tǒng)能耗高,運行成本大。
原因分析:曝氣設備老化或設計不合理,導致能量浪費。
改進方案:將穿孔管改造為硅膠橡膠管式曝氣管,提高曝氣效率。
(二)生物處理問題
污泥膨脹
問題表現:污泥沉降性能差,上浮,影響出水水質。
原因分析:低負荷、低pH、低溫、營養(yǎng)比例失調、負荷沖擊等。
改進方案:增加排泥量,嚴格控制溶解氧,增加污泥沉降時間,投加絮凝劑。
泡沫問題
問題表現:曝氣池冬季產生大量泡沫,影響正常運行。
原因分析:氣溫低、進水中表面活性劑含量高、微孔曝氣產生的氣泡小、MLLSS過低。
改進方案:適當降低溶解氧,查明污染源,控制MLSS在1.5g/L以上。
(三)設備老化問題
設備故障率高
問題表現:現有設備使用年限長,故障頻繁,維護成本高。
原因分析:設備老化,缺乏及時更新和維護。
改進方案:更新老化設備,引入高效節(jié)能設備,如新型曝氣系統(tǒng)、污泥脫水設備等。
二、改進方案
(一)設備更新與升級
采購新設備:選用膜生物反應器(MBR)技術,提高污水處理效果,降低污泥排放量。
安裝與調試:確保新設備與現有設施兼容,安裝完成后進行調試,保證正常運行。
(二)工藝流程優(yōu)化
調整工藝:采用組合工藝,如預處理、MBR處理、深度處理等,提升整體處理效果。
減少藥劑使用:采用新型環(huán)保藥劑,降低對環(huán)境的影響和藥劑成本。
(三)自動化控制系統(tǒng)的引入
引入SCADA系統(tǒng):實現對污水處理過程的實時監(jiān)控和數據采集。
智能調控:設定自動化控制邏輯,根據水質變化自動調節(jié)處理參數。
(四)設施環(huán)境的改善
場地改造:對污水處理站周邊環(huán)境進行美化,增加綠化帶。
廢氣處理:增設廢氣處理設施,減少對周邊環(huán)境的影響。
(五)運營管理的提升
員工培訓:對員工進行新設備和新工藝的培訓,提升操作技能。
建立管理制度:制定新設備的管理和維護制度,確保長期穩(wěn)定運行。
三、總結
污水處理站的高效運行對于環(huán)境保護至關重要。通過對常見問題的深入解析和針對性的改進方案,可以有效提升污水處理站的處理能力、降低能耗和運營成本。希望本文提出的改進方案能夠為污水處理站的優(yōu)化運行提供有益的參考,助力環(huán)保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。